R0020366 (1)  

阿公在2013年的九月底開始住院,從入院到10/20辭世,到10/26頭七,再到11/9出殯的整個過程,只不過短短一個多月,卻讓我學到好多事情。

 

一、孝順是遺傳與學習的

 DSC02490   

阿公的三個兒女以及女婿、媳婦,都無怨無悔不計較地照顧陪伴著阿公。

茜淑姑姑、光鏡姑丈從入院前的每次看診和看報告開始,就辛勤陪伴,住院期間姑姑更是幾乎天天都在醫院裡,隨著阿公的病況笑或哭,即使已經回家了也是不時來電詢問狀況,整個心思都在阿公身上。生到這樣一個女兒,阿公應該很欣慰吧!

德成大伯剛好得了工作階段性完工的一個空檔,可以從大陸回台灣幾天,一回來就搶著在醫院輪日班和夜班守護阿公,他說,他之後又要回大陸了,也只有現在能多盡點心力,所以即使已經多天沒有好好睡覺,卻說什麼也不讓我們跟他換班。

月春伯母也是天天中午都煮了營養的食物從台北過去林口長庚,用心用力的程度,已經不僅是「媳婦的責任」可以概說的。有幾次阿公要用尿壺尿尿時,看到我在旁邊會著急的轉過身去,不好意思讓我幫忙或讓我目睹,可是如果看到月春伯母,卻可以自在解尿。可以知道這個媳婦在阿公心裡的重要性,雖然我才是阿公的血親,可是月春伯母才是阿公依賴的人!

把拔、媽咪每天從店裡收工後,還會開車到林口看阿公,回到家都已經超過十一點了。一週有幾晚還會到鄉下住,陪陪阿婆,隔天清晨直接從鄉下出發回台北開店,週六週日則是整天輪值。每天這樣,真的超累的,可是他們都沒有抱怨叫苦,還是做好每一個角色。把拔說,過去的十五年來,他每週日都回鄉下,帶阿公阿婆到處走走、陪阿公阿婆講話聊天,他覺得現在沒有遺憾了。雖然「做比較」沒有意義,但我認為把拔在阿公這些健康歲月長時間累積的孝順行動,比生病時選再高級的病房或是往生後幫阿公做又多又昂貴的法事,都來的可貴和有價值。家族的大家也都能理解,所以沒有要求把拔暫不開店,要每天到醫院陪伴,大家都是用自己最適合的方式、盡最大努力在照顧阿公。

父親那一代的孝順,我們這一輩全都看在眼裡。尤其是他們「歡迎我們幫忙,卻還是視為他們自己的責任」的態度,從來不會規定或要求我們該怎麼排時間幫忙,讓我很訝異也很佩服。

小芬、小芸、小芳以及嘉鴻、崇善姊夫,常常晚上下班就往醫院跑,他們都是那種加班到七八點才下班的人,還是寧願少休息一點多跑幾趟,對「外公」的病情瞭若指掌,也是姑姑情緒的最大支柱。誰說出嫁的女兒就是別人家的人呢?

雪惟、我、蕉皮、智柔、少谷,除了必要的上班上課之外,其他不重要的約吃飯或社區開會都可以推掉,即使待在醫院沒幫什麼大忙,陪阿公講一下話也開心!我尤其幸運,三月底剩下的幾日婚假可以用來天天陪阿公,就連阿公請假回鄉下走走,星期五大家沒辦法請假,我還是可以隨行。

PA180278  

就連皓筠、冠運、宜靜、怡華,都把「大伯」看成自己的「阿公」一樣重視,皓筠好幾次下班自己坐高鐵過來醫院,討論病情跟回憶照片時比我們內孫還愛哭,冠運跟宜靜也是常常下了班就開車往林口跑。

別人家的不孝我不管,在我們家族裡,孝順是一個身教,也是血液裡的遺傳。

 

二、阿公自始自終都很為人著想

   阿公這個人一直很不喜歡麻煩別人,有什麼需要都是自己處理、有什麼病痛都是自己忍耐,不到極為難受不會打擾子女的日常作息。

   住院期間也一樣,阿公知道晚上如果他起身,照顧他的我們或德成大伯或Alin就會機警的醒來,所以即使跟本睡不著了(白天實在睡太多),他也會靜靜的、直直的躺在床上,不翻身也不移動,就是為了讓我們多睡一下,除非真的痛得無法承受,否則不會呼叫我們。

   有一次我從豐原過去林口長庚,火車又轉客運的,晚上十一點多才到,阿公不停的睡到一半醒來問智柔三四次「湘寧怎麼還沒到?很晚了女孩子一個人在外面坐車很危險」。而我終於到達病房之時,阿公很開心的叮嚀我吃菜包,終於放心可以睡了,隨時心繫子孫的阿公啊!

1382623367958  

   就連最後的離開,都選了一個禮拜天。所有親友從早上十點接到消息,開始陸續趕到醫院,連在大陸的德成大伯都順利回台灣了,阿公給了大家一個機會,能夠沒有遺憾的見到他最後一面。而在禮拜天往生,也代表之後的頭七和所有法會,都會在週末。阿公的安排,非常符合他一生的原則!

 

三、外籍看護Alin給我的省思

20131118160214  

Alin只比我小一歲,年紀介於雪惟和智柔之間,我們相遇之時她不過才27歲。但是她已經生了兩個孩子,拋下孩子來台灣三年了,之前也去過阿拉伯工作不知多久,人生閱歷整整比我多兩三倍。

為了工作,她除了母語印尼話之外,還學會了英文、中文、阿拉伯話、簡單台語;為了聯繫,她會用智慧手機、linewe chatfbskype;為了存錢,她知道什麼地方匯率最好,什麼地方買東西最划算。

照顧阿公,她好專業。知道怎麼拍背阿公會舒服、怎麼換衣服褲子最省力、怎麼清理大小便才有效率,她也能夠用最短的時間最簡單的語句,與阿公和我們建立關係。

Alin不只是在國外傻傻的賣勞力而已,她其實做了很多文化觀察!跟她聊天的過程中,她為了讓我知道台灣跟印尼的民生物價差異,還做了比喻:「一百塊在台灣只能買一個便當加一個飲料,只能差不多一個人吃。可是如果一百塊換成印尼的錢,可以夠五個人吃很多東西,吃很飽喔!」

我們討論兩國的學制,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的名稱太艱深,她換一種方法講給我聽:「我們印尼的是六年、三年、三年、四年,台灣也是嗎?我的老公有讀到最後那個四年的畢業,我只有讀到那個四年裡的第一年就沒有繼續了」好清晰易懂的解釋!

她還跟我解釋現在印尼也有高離婚率,我說,印尼男生不是可以娶好幾個太太嗎?她說「如果老婆生病沒辦法照顧老公,或是老婆不能生小孩,可以同意老公再娶第二個,但如果老婆很好,就不可以。可是印尼的身分證不像台灣有寫上老婆的名字,所以你不知道他結婚了沒,現在有些男生很壞,騙人說自己沒結婚然後再娶一個老婆,這樣不可以的!所以很多老婆知道之後都跟老公離婚。」說這些時她全程用國語,是不是很厲害?!

   也許我生長的背景比Alin寬裕許多,但我在她身上看到一個堅韌而正向積極的靈魂,這樣的生命態度,好值得我尊敬和學習。

 

四、有兄弟姊妹真好,不能只生一個小孩啊!

DSC03158  

阿公生了三個兒女,姑姑、大伯、我爸。在面對生命大事之際,舉凡輪班照料、情感相依、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、辦理死亡證明,一直到身後事的頭七法事、火化、告別式等等,他們三個兄弟姊妹可以分工,可以討論,可以當彼此的支持。就算周邊一大堆外圍的親戚左一個建議右一個質疑的加進來,也沒關係,他們三人的核心小組有堅定的共識可以抵禦!但如果這時只有一個小孩,他需要一個人面對這一切,我光想就覺得壓力好大!

還有啊,在告別式上的家祭流程,兒子媳婦、內孫、外孫等等,會輪流從「家屬答禮席」出去,跪在會場正中間。要是只有一個人,沒人跟他一起跪,真的看起來好形單影隻喔!!雖然這理由很爛,但是我在告別式當天真的猛然確定「不能只生一個小孩」嘛!

 

五、生命大事可使家族凝聚或崩壞

之前聽到同事講,她奶奶過世的時候,家族裡的長輩們吵得不可開交,有為了重男輕女,也有為了錢。

可是在阿公從確診癌症、到住院照料、再到治喪的過程中,我看見整個家族的大大小小,直系旁系,都用他自己的方式在關注著阿公。死亡,反倒是個凝聚的力量。

蕉皮和我發起「住院手札」的活動,放了一本筆記本在病房,每天來看阿公的人可以寫下想給阿公和其他人看的話語,或有趣小事,或病情交代;到了阿公臨終前,更變成每個人留言給阿公的祝福和感恩。這本珍貴的筆記本,小芬姐姐影印裝訂了多份,分送給大家,而正本,就燒給阿公慢慢品味囉!希望阿公看到時有笑有淚~

C360_2013-11-18-15-57-09-296  

 

智柔主動製作「回顧展fu的」喪禮布置,把照片輸出成A4的珍珠板,有一種攝影展的感覺。告別式前一天和當天,參加法會的親友們不太可能與遺像合照,但是卻有很多人到這個「回顧展區」來跟阿公合照。

R0028951

R0028954  

小芸姊姊小芳姊姊發起的製作懷念影片活動,讓整個家族開始翻箱倒櫃瘋狂搜尋阿公的照片,找到好多珍貴的泛黃舊照,也找到很多早已塵封在光碟裡,根本忘記它存在的生活合照,整個家族終於有機會共同欣賞這些照片,從年輕的「靦腆哥」到「新屋鄉最帥老型男」。找照片的過程,想必每個人都是帶著驚喜也帶著淚,所有人的心,又更凝聚了起來。

 20131118155558  

1382622245778  

 

 

六、善用科技,好及時好便利

應該沒有幾個家族擁有LINE群組吧?!我們有喔!而且從我們年輕輩的堂表兄弟姊妹,到上一代的姑姑、叔叔、大伯、伯母,再到阿公那一代的叔公、嬸婆,全都在LINE群組裡面。

我們用LINE隨時UPDATE阿公的狀況、分享阿公的影片照片、確認醫院有誰在、投票挑選放大遺照、吆喝順風車來中壢車站接我去殯儀館、互相督促摺蓮花的進度(哈哈!)。就連阿公往生當天的上午,把拔一從護士那裏得知「可能就是這兩天了」,就馬上叫我發佈到LINE群組,同時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訊息,開始從各地盡快趕往醫院。我從來不知道,LINE有這麼偉大的功能!也多虧了科技,讓我們的訊息傳遞好及時、好便利!

甚至,方偉身在印度趕不回來,準孫女婿胖虎也沒趕上,可是透過LINE錄音傳檔,他們都能留下了親口祝福給阿公聽。這在幾年以前該有多麼困難啊!

Screenshot_2013-11-19-16-52-44

 

還有在蒐集阿公照片要做紀念影片的時候,小芳很聰明的在GOOGLE開了一個分享的雲端資料夾,讓大家盡情丟照片,完全沒有時空限制!

 

 

七、儀式和法會,是活人的心理治癒療程

這是我從治喪過程中學到的最後一件事,也是我最有感觸的一件事。我們家族其實沒有什麼強烈的宗教信仰,就是民間習俗加減聽加減做這樣,連道教和佛教都搞不清楚。

每天每天,無論是在殯儀館守靈的把拔媽咪、大伯伯母,還是我們這些正常上班的孫子女們,都在摺蓮花、抝底座、捏元寶,悲傷想哭的情緒,都隨著專心摺紙而暫時忘卻了;燒掉這些蓮花和元寶時則要對著爐火喊「阿公~你要腳踩蓮花,跟著佛祖去修行」、「阿公,這些錢給你當買路財,要自己買好吃的好穿的喔!」。

 

108朵蓮花,縫成「蓮花被」

20131120090731  

 

甚至還燒了賓士車(附司機和行照!!)、洗脫烘洗衣機、卡拉OK機(啥?)、別墅(門前有兩座金山和銀山)、冷氣電扇、金錶、皮夾、I phone(附充電器,專業!),要給阿公帶去享受。要每天奉飯、時時燒香請阿公來吃用…等等。

  R0028955  

頭七法會跟入殮時的藥師佛功德法會,念了超多經,看不懂意思,只能靠注音來唸誦!但是我大概可以猜到經文的意思是請藥師佛治癒阿公的一切病痛,往生極樂。還用一個陶壺、煎了一帖藥,唸訟完拜完就拿到門外摔破,喊著「阿公~你的病都好了喔!」

說真的,以上的「給阿公的東西」我們都不能真正確定阿公會收到,也許一切真相只能等我百年後到另一個世界去時才會明白。目前我們都只能「相信」法師所言,「相信」擲筊所現,「相信」這些對阿公確實有益,且阿公已經歡喜領受了!

但是我卻確定,這一切都有「安慰」活人的作用。透過專心摺紙蓮花讓親屬暫忘悲傷情緒、透過藥師佛的法會總算圓了大夥「治癒阿公病」的心願、透過燒東西給阿公表達最後的孝心,來安慰自己,阿公過去後一定會過得更好。

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的李慧仁說,禮儀人員在提供亡者家屬服務時,不只是處理遺體就好,禮儀人員和儀式還必須涵蓋悲傷輔導的功能。我覺得告別式當天,就是這樣的氛圍。除了至親外,還來了阿公的堂兄弟以及堂兄弟的晚輩;兄弟姊妹的兒女、媳婦、孫子女;前後兩任阿婆的娘家兄弟姊妹;媳婦媽咪和月春伯母的娘家兄弟姊妹;孫女婿蕉皮、崇善、嘉鴻的父母親…等等。

講直接一點,這些外圍人士的到來,對阿公而言有多少意義我真的不確定;但是在世的活人,我們,卻感受到無比的寬慰。我們會感恩他們不辭路途,特地跑這一趟、感恩他們為了我們願意沾染喪葬事宜的不淨、感恩他們肅穆的神情、感恩他們為阿公獻上清香素果、感恩他們的奠儀、感恩他們居然願意在瞻仰遺容時到後面來看阿公(連小阿姨、大舅、小舅、準孫女婿胖虎和雪惟的男友阿東都來瞻仰了,我好訝異也好感動!)這些感恩累積成了安慰,輕撫了我們的情感。不誇張,站在家屬答禮席的我,一邊敬禮一邊在心中os:「我不會忘記您們的大恩大德!」的!我總算知道他們現身是多重要且有意義了!

告別式當天,雪惟和月春伯母代表孫子輩和兒媳輩唸讀著自己寫的弔念文、小芸小芳撥放著精心製作的懷念影片、智柔貼出大張版的阿公生活照、少谷拿著黑傘幫靈位遮天、女兒和媳婦跪捧粉紅毛巾為外家戴上、我們幫阿公撿骨…很多既有或我們自己外加的「工作」,讓我們都感覺自己是「有貢獻」一位,這種感覺,充實了大家的心思,治療了我們的難受。

所以我說,不知道幫助了阿公多少,但是儀式和法會,確實讓我們這些活人經歷了一場心理治癒的療程,儀式結束之後,心裡的傷痛總算可以開始癒合,只要剩下思念,暖暖的、長長的,就好了。

 IMG_2406  

arrow
arrow

    pong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